元宵节吃汤圆的意义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

更新于:2025-10-15 11:16:22

我们每年会在元宵节到来当天吃汤圆,寓意着全家团圆、和睦美满的愿望。这时可能有些朋友会说,我吃的不是汤圆,而是元宵。那么你知道元宵节吃汤圆的意义与来历吗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有什么不一样呢 下面小编就你去看看。

一、元宵节吃汤圆的意义与来历

元宵节吃元宵的意义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,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。据记载,唐朝时,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。到了南宋,出现了乳糖圆子,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。宋代周必大所写的《元宵煮浮圆子》诗,里面有星灿乌云里,珠浮浊水中的诗句。及至明朝,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。

正月十五吃元宵,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。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,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。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,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。另外,民俗专家表示,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,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,煞是好看,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。而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,取团圆之意,象征全家人团圆吉利,因此,元宵节吃汤圆的意义代表着希望全家团圆、和睦美满的愿望。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,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。

二、汤圆和元宵的区别,汤圆是包的,元宵是滚的

南方吃汤圆,北方食元宵。虽然都是由糯米粉制作而成,但两者在制作方法上却有本质的区别,例汤圆是包出来的,元宵是滚出来的。由于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汤圆的制作方法也略有不同,有荤有素,咸甜皆可。在因为制作的方法步骤有异,就造成了现在元宵和汤圆的不同品种,虽然名称不同,但是总的来说,在元宵节吃汤圆的意义或者吃元宵的意义都是相同的。圆圆的白团子代表着家人团团圆圆,家庭和睦美满。所以人们都喜欢在元宵节都喜欢吃汤圆。

1、南方包汤圆

南方元宵节吃的圆子,叫做汤圆,甜、咸、荤、素各种口味都有,其做法是,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,用手揪一小团湿面,挤压成圆片形状。接着挑一团馅放在糯米圆片上,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,做成滚溜溜的汤圆,这样好似包饺子一样,包出来的汤圆,口感细腻爽滑。

2、北方滚元宵

北方元宵节吃的圆子,叫做元宵,多为甜馅,有豆沙、黑芝麻、山楂、巧克力等,其在制作上要比汤圆繁琐一些,首先需将事先和好、凝固的馅切成小块,过一遍水后,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上一层面,之后再过水,继续放回笸箩内滚,这么反复滚上几次,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,滚成一个小圆球,方才大功告成,这样制出来的元宵,表面是干的。

小结:看了以上元宵节吃汤圆的意义,我们现在也了解了汤圆和元宵的区别,虽然在外观上相差不大,馅料上也有一部分相同,但其制作方法是不一样的,而由于二者在制作工艺上的不同,也造成了汤圆和元宵在口味、口感上有一定的差异。不管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,主要都是为了品尝那温馨甜蜜的好滋味,传承我国历史悠久的节日文化传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