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十四为什么是小年 古代立春是正月初一吗

更新于:2024-11-10 10:01:03

正月十四的到来,寓意着年的远去,但在我国有些地方,认定大年十四是小年,出现这一说法的原因是什么?当正月十四与立春日相结合,要如何从古代的命学说法来理解立春是正月初一的由来?来看看传统文化的具体介绍吧。

正月十四为什么是小年

正月十四是小年,是四川某些地区的风俗,例如有煮肉喝酒、烧竹、嫁接果木、挖土蚕等活动。因为人们认为十四小年一过,年就算过完了。相传与清朝湖广填川移民有关。据史料记载,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,四川境内战乱频发,加上灾荒、瘟疫不断,造成四川人口锐减。于是皇帝下旨让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河南等省的居民迁至四川,到达的时候恰逢正月十四、十五两天,而来巴中的路上正赶上过大年三十,为了弥补过大年三十春节的喜庆节日,所以人们把正月十四确定为小年。

古代立春是正月初一吗

在古代的时候,立春确实是正月初一,也就是如今我们的春节。据说从先秦开始,一直到明清,在3000多年的时间里,我们国家的春节,一直都是"立春"这一天。一直到了民国时期,春节才变成了我们现在过得"正月初一"这一天。和我们现代人对春节的重视程度一样。在古代,人们对"立春"这个节日的庆祝,也十分隆重。所以在古代的时候,立春是正月初一,但是如今立春是有固定时间的。

立春祈祷风调雨顺

根据历史古籍记载,古代"立春"这天,有隆重的皇家庆典——"籍田"。所谓"籍田",就是指,皇帝去祭拜天地,并亲自下地耕种的仪式。这种活动,既包含着祈祷风调雨顺的意思,也表达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,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。立春时的皇家"籍田"活动,最早可追溯至西周。在现如今立春之日,人们同样会祈祷风调雨顺,希望新的一年可以丰收,而且衣食无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