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的风俗吃什么 立冬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更新于:2024-10-20 09:19:26
在我国,讲究民以食为天,对于吃这一方面,中国是有很多讲究的,我国有二十四个节气,在不同的节气吃不同的东西,那么你们知道立冬的风俗吃什么吗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,也是气温骤降的时候,那么接下来是小编整理的立冬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的内容,希望能给大家解疑答惑。
【立冬的风俗吃什么】
1、羊肉
说到驱寒暖胃的肉类,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羊肉,能补气血,也能缓解风寒咳嗽,是冬天的最优补品之一。过去,北方的人为了抵御寒冷,每到了冬天便大量食用羊肉,直到现在,我国的优质羊肉也基本都产于北方。在寒冷的冬天,来一顿羊肉火锅,美味又驱寒!
2、生姜
生姜是多数家庭的必备品,尽管人们一般把它当作佐料来用,但它的作用可不少,能暖胃,能促进血液流动。平时我们在外面受了寒,回家喝一碗热腾腾的生姜可乐,出汗排毒,就是这个道理。生姜对肚子发胀或者头晕呕吐有一定的作用,为了多吃生姜,有人发明了生姜炒肉丝这道菜。
3、黑豆
黑豆的蛋白质多,脂肪少,植物纤维素多。冬天人们外出活动少,体内积攒的脂肪、胆固醇,可以交给黑豆来消化。对女性来说,黑豆还可以延缓衰老,美容养颜。煮粥的时候撒一把黑豆进去,能给人体补充不少微量元素。黑豆的吃法也比较多样,可以煮着吃,也可以打豆浆喝。
4、香菇
平时我们把香菇当作食材,更准确的说,它是一种药材,有补虚、降血脂血压的功效,平时做菜我们喜欢加点香菇进去,能提味也能健脾。冬天天气冷,人们比较户外活动少,香菇还能起到缓解疲惫、神气衰弱的作用。
5、鸽肉
俗语都有说一鸽胜九鸡,鸽子肉的营养一直为人们认可,有壮体补肾、健脑补神、提高记忆力、降低血压、调整血糖、养颜美容、使皮肤洁白细嫩等功效,且易于消化,对老年人、体虚病弱者、手术病人、孕妇及儿童非常适合。
6、鹤鹑肉
民谚有要吃飞禽,还是正鹑之说。的确,鹤鹑肉是典型的高蛋白、低脂
7、牛肉
凡身体虚弱而智力衰退者,吃牛肉最为相宜。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,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,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、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。
【立冬节气的特点和风俗】
立冬习俗:风俗习惯
1、祭祀: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,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,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祭祖、饮宴、卜岁等习俗,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,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,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。
2、补冬:谚语立冬补冬,补嘴空,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,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,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。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。立冬补冬,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,将山白芷根、盐肤木根、山苍子根、地稔根等剁成片,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,捞去根块,再加入鸡、鸭、兔肉或猪蹄、猪肚等熬制。
3、酿黄酒: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,是传统的酿酒风俗。冬季水体清冽、气温低,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,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,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。因此在民间,人们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,祈求福祉。
4、吃赤豆糯米饭:立冬之夜,还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。相传,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,他的儿子不成才,作恶多端,死于冬至这一天,死后变成疫鬼,继续残害百姓。但是,这个疫鬼最怕赤豆,于是,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,用以驱避疫鬼,防灾祛病。
5、舂交冬糍:立冬这一天,有的地方民间风俗有舂交冬糍,用来庆祝好收成。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,揪成乒乓球大小,细细地揉成团,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,摆放在大海碗里,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,就像拨浪鼓,所以也叫拨浪糍。做好交冬糍,得敬一敬土地神,感谢他慷慨的给予。
6、冬泳:有意思的是,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,在哈尔滨,立冬之日,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,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。
养生注意事项
1、气温下降、变化明显:太阳已到达南半球,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,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,所以一般还不太冷,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,但是,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,常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,有时不到一天时间,降温可接近8~10℃,甚至更多。
2、易有霜雾:正常年份的11月,江南地区入冬深秋、会出现霜降,冷空气过后,温度虽然回升,但空气质量容易变坏,易形成烟雾和浓雾。
3、空气渐趋干燥:立冬后,偏北风多、风力加强,降水显着减少,空气、土壤易缺少水分。